每年的七八月份,新疆棉花都會進入花鈴期。這時,由東華大學牽頭成立的“一帶一路”全國大學生紡織援疆團(以下簡稱“援疆團”)都會如約來到這片全國最大的棉花產區開展暑期社會實踐。迄今,援疆活動已經持續10年。
今年,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紡織院校的69名師生組成10個小分隊奔赴新疆兩個自治州和3個地市(區)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每支小分隊通過調研和分析幫助中小型紡織企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紡織學科歷來是東華大學的優勢學科,從2011年起,援疆團利用學科優勢,在當地持續開展政策理論宣講、技術培訓和社會調查等實踐項目。10年來,團隊足跡遍布新疆5個自治州和13個地市(區),走訪企業430余家,培訓企業員工兩萬余人次,簽署合作協議30余份,累計完成調研報告80萬字,吸引并帶動大批全國紡織院校師生積極加入實踐隊伍,“紡”出了一條特色援疆路。
“我們平時在車間主要以實操為主,很少接觸理論。援疆團的授課能讓我懂得一些基本原理來應對生產出現的問題。”企業員工楊懷東介紹,自己已經連續5年參與援疆團的授課培訓,每年都順利拿到了結業證書。
據悉,今年東華大學援疆團主要針對新疆紡織服裝企業、職業技術高中開展一系列授課培訓。他們根據授課對象的特點和需求,量身定制主題和具體課程內容。
除授課培訓外,企業調研也是援疆團的一項重要任務。援疆團輪臺分隊來到口罩生產車間,零距離體驗醫用口罩生產的工藝和流程;巴楚分隊走進當地紡織企業,調研生產現狀和廠房的生產管理;阿拉爾分隊邀請企業員工填寫調查問卷,了解新疆棉紡織品的流向及員工對“新疆棉”事件的態度和看法;庫爾勒分隊走進新疆棉田,深入了解棉花生長的土壤和氣候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援疆團發起人、總指揮、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邱夷平教授帶領援疆團與尉犁縣星博服飾集團合作,成立“一帶一路”全國大學生紡織援疆團羅布麻實驗基地,推動羅布麻全產業鏈生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