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泉州海關獲悉,今年1—4月,泉州兩個市場采購貿易出口貨物143.9億元,同比增長1.9倍。其中,已運營兩年半的石獅服裝城市場出口115.8億元,增長1.4倍;2020年12月30日剛啟動運營的晉江鞋紡城市場出口28.1億元。
作為福建省內僅有的兩個國家級采購貿易試點,石獅服裝城市場和晉江鞋紡城市場均呈迅猛發展態勢,有力促進加快構建“買全國,賣全球”的外向型商貿新格局,為泉州市外貿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市場采購貿易作為一種新型貿易方式,具有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的交易特點,與一般貿易方式相比,具有準入門檻低、申報手續簡單、通關出口快、增值稅免征不退、允許多個主體收匯等政策優勢,降低了出口申報難度,減少了申報差錯的幾率,解決了商戶訂單小、貨物雜、種類多、取得增值稅發票難等貿易難題。
有著“中國民營經濟大市”之稱的泉州,民營企業出口占出口總值約七成,而且在出口商品結構上,鞋類、紡織服裝、陶瓷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約占七成。市場采購出口貿易這種新型貿易方式,能夠有效幫助企業降低外貿門檻,節約通關成本,從而進一步搶占市場先機,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泉州海關透露,目前,泉州兩個國家級采購貿易試點出口遍布菲律賓、美國、韓國、歐盟、越南等六大洲129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陶瓷產品、塑料制品、鞋類、紡織服裝等。截至4月底,石獅服裝城試點市場采購主體新增加備案1464家,累計達25475家;晉江鞋紡城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入駐企業和商戶860家,組貨公司、報關代理164家。
為培育壯大關區新興業態,促進市場采購健康有序發展,泉州海關精準施策,與地方政府密切協作,積極助推外貿企業通過石獅服裝城、晉江鞋紡城市場采購貿易開拓國際市場。泉州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創新采購貿易試點監管方式,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與地方商務等部門通力協作,幫扶企業拓展“一帶一路”新興國家和RCEP成員國市場,探索市場采購與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融合發展,發揮“市場采購+”政策聯動優勢,助力市場采購貿易出口等外貿新業態,在助力泉州外貿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